我一直很喜歡參加婚禮。
總是在新娘進場的那一刻,不自覺地,落下眼淚。
我喜歡看著新娘的父親,把她的手交到新郎手中的那個瞬間;
也喜歡看著新人彼此帶著愛意,緩緩走向對方的眼神。
在那樣的光景裡,總讓我覺得,這個世界,短暫而真實地,變得好美好。
只是,那樣的美好,並不是我想要的方式。
對我來說,儀式感,從來不是一場典禮的形式。
比起籌辦一場一輩子只出現一次的慶典,我更想用更日常的方式,
去靠近、去紀念,這場對我而言意義深遠的旅程。
如果你願意聽,接下來,想和你說一說,
我是怎麼在自己的人生裡,悄悄地,替這樣重要的時刻畫上記號的。

單身旅行|和媽媽的一場告別旅行
一般人都是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去一趟旅行,
而媽媽是我最好的朋友,於是我的單身旅行自然第一人選就是她。
小時候,每到暑假,媽媽總會帶著我們到處旅行。
到了大學以後,母女的旅行成了一種默契,也成了一種習慣。
知道未來很難再有只有我們兩個人的旅程了,
於是,在出發前,我安排了一趟專屬於我們的海島旅行。
依舊吵吵鬧鬧、我們看了夕陽、吹了海風、
討論著我的登記時的服裝、唸我說要減肥,
就這樣在日常到不行的行程中結束。
朋友的祝福|用再見藏起的不捨
在確定出發日期後,我列下了所有想要見一面的名字,
一個一個聯絡,把所有我愛的人,好好見了一遍。
吃了好多頓飯,走了幾次小旅行,甚至飛了一趟日本。
有人請了假,帶我去旅行;有人準備了紅包,說即使沒有婚禮,也想給我祝福。
我不擅長告別,也不喜歡煽情的場面,
但大家都默契地知道
再下一次見面時,我就會多了一個新的身份了,這也是我的道別方式。
在婚前和最熟悉我過去的他們見面,聊聊過去,也聊聊未來。
最後在擁抱裡,輕輕說聲再見。
離開前,總有人低聲對我說:「要幸福喔」、「等你回來喔」
這樣的道別,成了我心中最理想的婚禮。
有足夠的時間,真正分享我的心情,
不像傳統婚禮那樣,匆匆見面,又匆匆道別。
全家福|讓家人不缺席的婚禮
雖然我們決定在美國登記,家人無法陪同,
但我不想讓他們在這個重要的時刻缺席。
於是,在出發前,穿上那天要登記的服裝,
捧著嫂嫂親手為我準備的鬱金香捧花,
和家人一起穿上正裝,拍了一張全家福。
那一刻,我知道,即使形式不同,這裡依然有我們的「婚禮」。
宴客|藏在家族聚會裡的小小婚禮
剛好出發前遇上了母親節的家族聚會,
我用這個名目,悄悄地,把自己的婚禮藏進去。
沒有佈置,沒有舞台,只有在一個個簡單的對話和祝福裡,
在一張大合照裡,默默地,完成了屬於我的「婚禮」。
不用成為所有人注目的焦點,卻能感受到每一份溫柔的祝福,
這樣,就足夠了。
喜餅與奉茶|為奶奶完成的傳統
原本以為可以略過那些繁複的傳統,
但90歲的奶奶,打了一通電話給爸媽,
語氣裡有著難掩的失落和堅持:
「我唯一的孫女要出嫁,不能這樣偷偷摸摸,至少要發餅,讓大家知道。」
聽到這句話,我忍不住紅了眼眶。
一直以來,奶奶努力在傳統中守護著對我的愛,
即使她也有無法改變的觀念,但我知道,那是一種深深的疼惜。
於是,我按照她的期待,訂了喜餅,準備在聚會時分送。
那天,奶奶還臨時拿出一只紅盤,堅持讓我和隊友奉茶。
我捧著茶,走向她,她雙手接過,一飲而盡,
把紅包塞進杯子裡,握著我們的手,
對我說:「這裡永遠是妳的家,要記得台灣永遠有個90歲的奶奶在等妳回家。」
轉頭又用日文,哽咽著對隊友說:「請好好照顧她。」
那一刻,我的眼淚潰堤了。
這些在現代人眼中或許繁瑣的儀式,
對老人家來說,是一輩子才能送出的祝福。
我想尊重,也想珍惜。
迎娶|跨越了半個地球
很早很早以前,
隊友就曾對我說過:
等到我決定要搬去美國的那一天,
他一定會親自來牽著我,陪我一起回到我們的新家。
而他也沒有食言。
這一次,他請了假,特地飛來台灣,只為了陪我啟程。
還悄悄地,替我升了艙等,
希望我能舒舒服服地飛往新的生活。
也因為有他,
這段旅程,比想像中少了許多難過,
多了很多對未來的期盼,
因為我知道,未來,就在身邊。
婚禮祝福影片|在飛機上的告白
我怕尷尬,但我有一個很浪漫的哥哥。
他瞞著我,偷偷找來了我身邊每一個人的祝福影片,
剪成了一段將近一小時的影片,交給了隊友保存。
直到我登上飛機,離開那片熟悉的土地時,
隊友才把影片遞給我。
在飛機劃過半個地球的途中,
我一個人在小小的螢幕前,一邊哭,一邊笑,
看完了所有愛著我的人,親口送給我的祝福。
相較於傳統婚禮上播放給賓客看的影片,
這段影片更真實,也更貼近。
沒有人為了場合而拘謹,
每一句話,都是他們真正想對我說的話。
送機|一場靜靜的出嫁
在傳統婚禮裡,
女兒出嫁時,家人會站在門口送行。
而我的送別,是全家人一起到機場。
我匆匆地擁抱每一個人,
害怕離情湧上來。
眼角的餘光裡,
看見媽媽和嫂嫂已經紅了眼眶。
最後,
一向不擅表達情感的爸爸,
握著隊友的手,
用英文說了一句:「Please take care of her.」
我深吸一口氣,跟大家說了再見,
轉過身的那一瞬間,
眼淚還是忍不住掉了下來。
可惡,我真的忍了好久啊。
登記與證婚|一場小而美的開始
在台灣的時候,
我已經把所有需要的服裝都準備好了,那些衣服,是我和媽媽一起挑的。
接下來,只剩下捧花。
婚前一天,我和隊友一起挑花材,自己動手,綁了一束小小的捧花。
隔天一早醒來,
我用心地為自己畫了妝,上網學著新娘頭髮的綁法,
試著把自己打扮成心中理想的模樣。
然後,室友開著車,
在預定的時間,載著我們抵達市政廳,
順利完成了所有的簽字手續。
在美國的家人,還有我們最愛的小狗陪伴下,
我們完成了一場簡單而溫暖的證婚儀式。
即便我們曾說過不想鋪張,
美國的家人還是悄悄地,為我們準備了一個小小的驚喜。
家裡被佈置成一場微型婚禮,
有交杯酒,有蛋糕,有無數張笑著的合照。
屬於我們自己的時光|浪漫,只留給彼此
我們曾經考慮過,只辦一場屬於兩個人的婚禮。
但因為家人太多,感情也太深,
最後還是捨不得。
即便如此,
我們還是想留一點時間,只留給彼此。
畢竟,為了這一天,
我們努力了六年半,
在相隔一萬一千公里的距離裡,
不斷為彼此走近。
那天,我們很隨性地選了一個週末,
就像平常的週末一樣,
先沿著海邊散步,
然後慢慢走向預定好的餐廳。
如果前面的那些相聚是宴客,
那麼這一天,對我來說,才是真正的婚禮。
一場沒有排場、沒有掌聲,
只有夕陽、海浪,還有彼此的存在的婚禮。
對我來說,已經是最理想的樣子了。
我們沒有辦一場盛大的婚禮,
卻用日常裡一場場真實的相遇與告別,
完成了屬於自己的儀式。
沒有掌聲,沒有繁複的程序,
只有愛的人們,還有彼此,靜靜站在身邊。
人生最重要的時刻,
從來不是為了讓誰看見,
而是,能在心底留下一個永遠記得的畫面。
對我來說,這樣就足夠了。